食堂工作操作规范制度

 

       一.从业人员卫生:

 

       1.厨务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上岗。

 

       2.落实晨检制度,发现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及化脓性皮肤病者,应立即暂停其工作。 

 

       3.勤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前,双手应进行消毒。

 

       4.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出售食品或分餐时戴口罩和卫生手套。

 

       5.不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不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等。

 

 

       二.食品原料及食品采购:

 

       1.公司自备原料配送。

 

       2.定点采购新鲜洁净的原料。

 

       3.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

 

       4.购买在保质期内的定型包装食品,产品标签标有生产单位、生产地址、生产日期、保存期及产品配料等内容。

 

       5.不采购来历不明、不能提供相应产品标签的散装食品。 

 

       6.不外购冷荤凉菜和糕点制品。

 

 

       三.食品初加工:

 

       1.蔬菜要一拣、二洗、三切。

 

       2.动物性食品原料和植物性食品原料分池清洗,洗净的食品原料离地存放。

 

       3.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食品容器和工具标志明显,做到分开使用。

 

       4.冷冻肉类(包括冻结的熟肉半成品)在烹调前应完全解冻。

 

 

       四.烹调加工:

 

       1.烹饪时需注意烧熟煮透,尤其是肉、奶、蛋及其制品,大块食物的中心温度不低于700C。 

 

       2.蔬菜烹调即要烧熟,又要保存原汁原味。 

 

       3.煮熟焖透四季豆,使其失去原有的生绿色和豆腥。 

 

       4.豆浆要彻底煮透,煮沸后持续加热5—10分钟。

 

       5.食品以即制即售最佳,制作完成至出售一般不要超过2小时。

 

       6.剩余食品在再次出售前要高温彻底加热。

 

       7.不使用发芽马铃薯、野生蘑菇、葫芦瓜等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料加工食品。

 

 

       五.餐具清洗消毒:

 

       1.餐具洗消程序: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

 

       2.热力消毒要求:蒸汽消毒100℃作用10分钟以上,干热消毒120℃作用15—20分钟,煮沸消毒15分钟以上。

 

       3.化学消毒要求:餐具必须完全浸泡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以上的消毒液中20—30分钟,并定期更换消毒液。

 

       4.消毒柜消毒要求:严格按消毒柜指示时间消毒,定期检查,保证消毒效果。

 

 

       六.卫生管理:

 

       1.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2.指定专门的卫生责任人,监督检查以上措施的落实情况。

 

       3.专人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关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