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烹调前的原料要经过适当处理处理食品原料必须在相应原料处理间内进行:
1.动物性原料与植物性原料的处理要分台、分池(洗涤池)操作,以免交叉污染。
2.蔬菜类原料的处理应按一拣、二洗、三切的顺序操作,在清洗前先经过挑拣、去掉枯叶、杂草、杂质、昆虫及虫卵等不可食的部分,然后进行清洗,最后才进行切块或切丝。
3.肉类要注意切除可能存在的病变组织或感官性状不良的部分。
4.水产品要注意除净内脏、鱼鳞等,然后洗净。
5.大米要经过洗净。
6.肉类解冻要坚持“速冻软融”的原则,应在常温下解冻,不可能用水浸泡加速接,以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二.处理过的原料要及时加工烹调,烹调时要煮熟煮透,以保证食用安全:
1.煮粥不宜加碱,防止维生素的大量流失。
2.加工食品不准使用硼砂,以免危害人体健康。
3.肉类食品一律不得随意添加合成食用色素。
4.装食品的容器要生熟分开,防止生熟交叉感染。
三.对熟食品加工实行“三专”,即专门的加工场所,专用的加工工具、容器和专门的加工人员进行操作:
1.生产加工食品用的机械、吹局、工具、容器、操作台面等,用后要及时清理,保持整洁。
2.剩余食品必须回炉加热处理后,方可存放过夜,次日食用前还要重新彻底加热,才能供人食用。
3.工作台,柜架等要经常用0.5%漂白粉上清夜抹擦消毒。
四.原料的卫生处理:
1.鲜蛋处理:先用水洗净蛋壳,再用漂白粉或优氯净溶液浸泡消毒15分钟,然后用毛巾将蛋逐个抹干,用消毒过的手打蛋,盛蛋液的容器要经过消毒。
2.易受污染的辅料(如果酱、馅等)应与其他原料分开存放。
3.贮藏固态原辅料应离地20—25厘米,离墙30厘米以上,分类存放并有明显标志;贮藏液态原料应使用密封容器。
五.蒸汽消毒法:
将洗净的食具放大蒸汽消毒柜内,通过管道将蒸汽引起消毒柜,然后关好柜门(柜门应密封良好),使柜内温度达到100度,保温5分钟(如温度为90度时,应保温10分钟以上才能达到消毒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