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产品涨价,餐饮业面临压力

更新时间:2009/9/10

 

 

       “目前市面上农副产品上涨,给我们带来巨大压力,生意越来越难做了。”某工厂食堂负责人庞先生说,由于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目前经营成本上涨了25%左右,其中肉类和水产类涨幅最大。特别是牛蛙的价格从13元/公斤上涨到30元/公斤,而色拉油的价格也上涨了30%,猪肉价格从此前的16元/公斤涨到现在的22元/公斤,排骨价格每公斤都上涨了8元。

 

       出乎预料的是,大多数食堂选择了“按兵不动”。深圳市诚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王总说:“我们公司所承包的食堂菜价均未提价,企业职工来食堂就餐,不但不降价,反而涨价,他们会接受不了。所以压力只得自己扛着!”王总还告诉记者:“由于餐饮业竞争激烈,菜价上涨的结果只能是失去客流,所以只能以“薄利”吸引职工。”

 

       与大部分食堂保持原价不同的是,少部分食堂在支撑了一段时间后终于采取了提价措施。“农副产品涨价,对我们进货肯定有影响的。”工作人员张先生说,“菜单价格提升了,企业职工当然有反映,但大多数职工还能理解。我们涨幅不大,大概10%”这跟今年初以来蔬菜价格的节节攀升不无关系。据布吉蔬菜批发市场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蔬菜类的价格本身就有呈逐年上涨的趋势,特别是近年农药、汽油价格的上涨,蔬果的成本、运费等也自然随之上升,涨价也是必然。

 

        广东团餐协会秘书长说,农副产品、能源价格上涨,使餐饮业的成本加大,但销售价格又不能大幅调整,那样必然会失了食客的“欢心”。特别是一些工厂食堂的价格总不能随意上调吧,所以,承包商只好想办法开源节流、自行消化。

 

 


关闭 返回